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火狐官方下载电脑版官网
日前,在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牵头下,一支专家团队走进龙泉市中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等17家汽车空调企业,对接有关技术难题21个,并开展科技成果推介、技术对接和人才引育等工作。
龙泉市依托与浙江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来,在深化共建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共建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持续推进市校合作,强化产学研耦合贯通,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心剂”。
去年8月,龙泉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汽车集团投资建设新能源热管理系统项目,为汽配产业铺开一条从“零部件”转向“总成”、“售后市场”转向“整车配套”、“传统汽车”转向“新能源车”的转变之路。为了适应新赛道,龙泉市借助浙大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学术优势,成立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以科学技术创新握住“方向盘”,实现“换道超车”。
成立近一年来,研究院主要聚焦热管理系统产业,特别是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兼顾青瓷宝剑、特色农业、生物医药、数字化的经济等其他产业。
担任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的浙大教授熊树生表示,研究院已成为龙泉市与浙江大学联系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对接浙江大学相关院系、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继续教育基地,协调开展相关产学研合作事宜。
目前,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正联合研发当下行业最前沿的第三代基于环保冷媒的模块化、间接式整车热管理系统,研发进度比部分行业主流车企早了半年至一年时间,项目研发成功后,将引领龙泉市乃至国内热管理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到市场的成熟产品,要经历一环扣一环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如果没有有力扶持,恐怕很难迈过转化的沟坎。
浙大熊树生团队日前向浙江兰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授权了两项专利,分别是“动力电池板式换热器装配装置”和“新能源电池热泵冷暖空调换热器及其加工设施”。
“板式换热器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工艺难度大,目前只有三花、银轮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龙泉还没有一家公司涉足该领域。这两项发明专利通过科技成果转移支付,免费许可给个人会使用,有效解决了技术瓶颈。”兰通公司负责人何根平介绍,项目投产后,单是匹配去年招商落地的吉利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项目,产值就能超亿元。
“‘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同时引入‘供需荟’‘安心屋’数字化应用,既解决了企业的顾虑,又推动了教授手中沉淀的科技成果‘活’起来,接受市场的检验,打通了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龙泉市科技发展中心胡建伟主任说。
“解码”新质生产力,需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层次地融合。今年,龙泉市把打造“三支队伍”放到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整体大框架中,通盘考虑、系统谋划、高效贯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输血补气。
近年来,该企业依托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在何一坚教授团队帮助下,潜心研发前沿技术,每年投入研发资金400多万元,产品直接配套于博世、福特、法雷奥、三电、斯飞乐等世界知名品牌。2022年,还成功申报了“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空调关键技术及产业升级示范”省领雁项目。
前不久,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浩带队,组织教授、博士等专家团队走进三田、新劲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攻关项目对接活动。这些来自浙江大学及其他各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龙泉市的生产车间、田间地头,“周末工程师”“候鸟教授”在所有的领域挑大梁、当主角、放光彩,在龙泉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充分释放潜力、尽情施展才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目前,龙泉市聘请了浙江大学的3名教授担任行业首席科学家,还有工业科技特派员15人、农业科学技术特派员4人,建立了科学技术人才支撑体系。
引进一批人才,激活一方经济。近年来,市校合作不断深化,浙江大学在创新平台建设、企业科研等给与全方面支持。2023年,龙泉市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两项完成率均列丽水第一;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75%,高居丽水第一、全省第七。
上一篇: 陕西紫光新能获专利:一体式板式换热机组引领能源变革
下一篇: 荣获2024年度技术创新成果大奖!海尔「凝享」系列采暖炉·HN7引领行业创新!